煤矿安全生产之罐笼进出识别系统
2019年1月,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首先肯定了2018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成绩,同时会议也强调,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采掘接续失调带来系统性安全风险仍然存在,煤矿安全基础仍然薄弱,最后会议要求,2019年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灾害治理,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奋力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行业痛点
煤矿生产大部分是地下作业,地质及开采条件复杂多变,井下作业人员数量庞大,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安全因素多,乘坐罐笼进入或离开矿井的人数、时间无法精确统计,上下班人数是否一致,事故发生后滞留井下的员工身份及人数无法快速统计等等问题善待解决。
在这样的硬需求下,探感物联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合作实施的施工安全之罐笼进出识别管理系统应时而生。
该系统致力于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精细化的井下施工管理,不论是工人实名制管理,还是防范安全隐患,罐笼进出识别系统结合物联网、RFID技术,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建立工人安全保障预警机制,切实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智能化辅助项目管理者进行决策。
探感此次实施的罐笼进出识别系统,以安全帽作RFID标签载体,RFID标签与工人信息实名绑定(如姓名、部门、职位、联系方式等等),无需工人额外佩戴或悬挂人员识别卡,同时也强制工人佩戴安全帽才可进入现场,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

工作原理
工人佩戴安全帽上下罐笼时,安装在罐笼内的RFID读写器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可批量群读RFID标签,不受工人所处位置和方向影响,几秒内可识别全进入罐笼内的人数和时间,并通过网络上传保存在系统后台,供管理者有需要时查询相关人员进出历史记录,方便管理者进行相关决策。
管理者可通过查看进出记录也可判断是否有工人滞留井下,排除安全事故隐患,也可导出人员的进出罐笼明细表为考勤管理提供依据。

同时,该系统也可适用于施工电梯内的人员进出自动识别管理、人员自动考勤管理等。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股票代码601608),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历经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重型装备骨干企业,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先后获评国务院首批认定的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成为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