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件RFID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0年5月12日,江苏省首座装配式公路桥梁项目及江苏省重大交通、民生工程,中建安装集团承建的312国道南京绕越高速公路至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迎来重大复工节点:首根高7.89米、重81.18吨的预制墩柱在南象山风景区段一次平稳拼装到位。G312国道改扩建工程将在原有道路上方架起一座近5公里的“快速走廊”,将原有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分流为上下双向12车道,建成后将实现仙林地区到市区的整体道路快速化,对强化南京地区对外出行,完善路网,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1、绿色环保:标准化预制件服务装配式“搭桥”
项目采用的装配式桥梁建造工艺,不仅低碳环保而且高质高效。中建安装团队耗时4个月打造了一座15万平米的智能化、机械化预制基地,共设4条构件生产线。项目所用的386个桥墩、386片盖梁和1839片混凝土箱梁、144块桥面板将在基地内批量预制后,再运到施工现场“拼积木”组装。这种装配式‘搭桥’工艺将‘一线后移’,减少了现场浇筑、凝固等多环节,不仅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且绿色环保。这种施工方式不占用施工场地,还可在道路半通行状态下进行拼装,大幅降低施工噪音和建筑垃圾的产生,将对市民生活影响降至最低,整体工期缩短了30%。
2、科技加持:RFID技术让预制件的管理维护更加精准高效
在施工阶段利用RFID技术每座构件内部都嵌有RFID电子芯片,这种芯片类似于构件的电子身份证,通过RFID读写器识别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构件定位及生产过程的全记录,每一道工序管理都有迹可循。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通过RFID技术,工厂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造混凝土预制件。在制造之后,混凝土预制件的信息,比如它们属于哪一层和质量控制信息,可以输入到RFID标签中。当到了运送组件到施工地点的时候,它们的位置可以被迅速的发现,因此减少了搜索的时间。RFID超高频读写器及RFID天线等设备在预制件管理上的应用已为众多预制件厂家提供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超高频RFID设备也可以被使用在施工地点,去迅速的发现每一个混凝土预制件的吊装地点。
在预制件基地里,每座构件内部都嵌有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待公路通车后,RFID电子标签将在后期构件的维保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只要手持一部RFID便携式手持终端,便可快速监测到10余米范围内任一构件的使用情况,以判断其使用情况及是否需养护。据悉,这也是RFID技术在国内公路装配式桥梁工程中的首次运用。
3、智慧循环:打造可移动的“绿色工厂”
用于生产构件的“智慧工厂”还可以在工程竣工后一并“打包带走”,在其他装配式桥梁工程中重新“落地”继续发挥其生产功效。“智慧工厂”充分发挥了可移动化、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优势。通过RFID技术植入智慧建造、精益建造的理念,提高了构件质量和管理维护效率。
欲进一步了解产品及方案信息可联系:
蒋先生 市场总监
江苏探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7969688
手机:15380477870
咨询:QQ 12261503
地址:江苏省溧阳市泓口路218号中关村科技产业园